湘西古丈县高望界:荞麦叶大百合挂果添新景 生态守护见证生命延续
2025-07-25 15:40:08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傅焱豪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9342

新湖南客户端7月25日讯(通讯员 张自亮 陈丹丹 覃泽海 梁明)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溪谷深处,藏着一份自然的“生长报告”。今年3月,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业技术人员在野外科考时,首次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——荞麦叶大百合群落;7月21日,保护区专业技术人员再次前往发现地进行跟踪监测,并用镜头捕捉到了这些“植物精灵”最新的模样,荞麦叶大百合已完成从繁花绽放到果实初成的奇妙蜕变,为高望界的生态故事续写新篇。

春日初见群落初绽的生态惊喜

2025年3月26日,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溪谷秘境,首次迎来荞麦叶大百合群落的“亮相”——一处位于溪沟边坡林下,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计数,300平方米内486株植株密集生长;在直线距离220米外的沟谷两侧,另有99株植株在600平方米区域舒展枝叶,虽相对零散,但生长状态良好,这两份“生态礼物”,为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添上珍贵一笔。

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——荞麦叶大百合群落生长状态

夏日生长从繁花到青果的自然接力

历经花期盛放,荞麦叶大百合悄然步入果期,青绿色的蒴果裹着“生命密码”,正等待成熟后开启种群延续之旅。

“叶片像心型,开花时像乳白色的小喇叭,花瓣里还藏着紫色条纹。”保护区技术人员介绍,荞麦叶大百合作为百合科大百合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极具辨识度。卵状心形的叶片带着网状脉络,初生时沿叶脉的紫色条纹如同天然彩绘;小鳞茎高2.5厘米,直径1.2-1.5厘米,其开出的乳白色花朵呈狭喇叭形,兼具观赏价值;同时,鳞茎还能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,是珍贵的“生态宝藏”。

荞麦叶大百合花期一般在7-8月,果期一般在8-9月,扁平的红棕色种子裹在膜质翅中,待成熟后便能借风传播;卵状心形的叶片带着网状脉络,仍在为果实输送养分——这一切,都离不开保护区稳定的林下生态。

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——荞麦叶大百合群落结果状态

共生印证珍稀相伴的守护成果

更值得一提的是,3月在第一个群落林间发现时就有3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华重楼悄然生长,此次7月跟踪监测中,华重楼也保持着良好的生长状态,两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在同一片溪谷林下相伴生长,并非偶然,它们对生境的要求高度契合:既需要溪谷带来的湿润空气,也依赖林下散射光的精准配比,更离不开土壤中丰富的腐殖质,这种“同频共生”的状态,恰是高望界多年生态守护的生动注脚——划定保护区域、常态化监测、修复微环境,一系列举措让珍稀植物从“孤独生长”走向“群落共生”。

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——华重楼生长状态

从3月“初见”时的枝叶繁茂,到如今“青果满枝”,荞麦叶大百合的生长轨迹,藏着保护区多年的守护用心。事实上,荞麦叶大百合和华重楼的良好生长状态,只是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,湖南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常态化巡护监测、生态修复工程、科普宣传等举措,为野生动植物打造“安心家园”。如今,不仅荞麦叶大百合、华重楼在此繁衍生息,银杏、伯乐树等珍稀植物也长势良好,小灵猫、白颈长尾雉等珍稀动物的活动痕迹愈发频繁。

这些看得见的变化,是生态保护的“成绩单”——当溪谷里的果实日渐饱满,当林间的珍稀物种不断增多,高望界正用生物多样性的“增量”,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。

责编:傅焱豪

一审:傅焱豪

二审:齐菲

三审:陈真

来源:古丈县融媒体中心

乡镇动态
头条
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