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有林:拿好党建的“绣花针”做好群众的“穿针引线”人
2023-09-25 16:03:04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古丈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张浩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6769

新湖南客户端9月25日讯(记者 邬腾异 通讯员 鲁金林“上面千条线,下面一根针。我很庆幸能成为这个穿针引线的人,一针一线,为沾潭村这幅乡村振兴美丽画卷增颜添色。”正在帮村民秋收的宋书记淡然地说。

当好“绣花人”,绣出扎实的“党建+产业”之花

乡村要振兴,关键还得靠产业。长期以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沾潭村一直以种植业为主,一户一种,基本没有像样的产业,村集体经济收入微薄。什么样的场产业适合沾潭村,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全村721公顷的耕地面积,如何绣好这片产业之花宋有林陷入了深深的思考。

沾潭村作为第五批传统古村落之一,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,有大片的耕地,非常适合种植业的发展,加之原先村中就有4000亩的油茶林,油茶种植技术成熟,但近年来村里的劳动严重不足,导致大片耕地荒废。经过一番深入的调查研究,宋有林立马与村两委商议,决定采取“党支部+种植大户+土地承包“的新模式,以土地流转村集体的形式,盘活闲置耕地荒山。因地制宜发展了1700亩油茶、100亩烟叶和300亩药材等特色产业,新模式的建立不仅解决了村里的剩余劳动力,也使土地资源变成了资产资金,村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“就业+土地租金”的双份收入,预计今年能为集体经济增收35万元左右。“宋书记,太感谢你了!以前我在外面打零工,挣钱少不说,还没时间照顾老人孩子。现在可好了,能在基地帮忙还有租金收,日子过得有滋有味。”正在油茶基地帮忙摘茶籽覃莲珍说。小小油茶籽、片片烟叶不仅让沾潭村大部分村民脱了贫,也让一朵朵产业之花在沾潭村悄然绽放。

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、古丈县委书记邓晓东在沾潭村油茶基地考察指导

宋有林带领村干发放烟叶苗

穿好“绣花线”,绣出漂亮的“党建+基建”之花

“我们村现在太好了,路修好了不说还干净漂亮,家家户户也都通了水,城里有的我们都有,咱们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。”村民宋开全脸上写满了幸福。常言道,要想富先修路。沾潭村以党建引领大力发展产业、在后盾单位大力支持下引线绣花,将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摆在突出位置,为促进沾潭村油茶产业快速发展,村组织设计修缮完成了4条油茶产业路,村到组到户的间道路也都铺设了水泥路硬化,当初泥泞的满地的泥巴路变成了崭新的水泥路,群众出行困难的问题得到了有效改善。路好了,还要有好的居住环境。宋有林还组织村里实施水、电、路和环境改善,先后完成了沾潭溪水库护栏安装、亮坡水库堡坎、山塘水库堡坎、全村太阳能路灯亮化等民生工程,保障全村安全饮水达,稳固村民生产生活发展。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,沾潭村党支部积极推动厕所改革,鼓励村民修建卫生厕所,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活动,带头组织村民、志愿者参加村环境整治,还通过“美丽庭院评选”、“积分超市”等机制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,形成有人带头有、人人参与的环境整治氛围,为乡村振兴提质增颜。

沾潭村宋有配屋美丽湘西人居环境整治行动

对准“绣花针”,绣出满意的“党建+服务”之花

想群众所想,办群众所愁。为群众提供精细化、精准化的服务,才能准确穿好针,将群众与党组织紧紧联系在一起。想要对准“绣花针”,绣出群众满意的服务之花,就要多联系群众,了解群众所需,以问题为导向,对症下药。2022年,基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设,村里招募贤者、能人加入志愿者,成立了9支志愿服务队,开启群众点单服务,由相应的志愿服务队进行接单、派单等服务,更加精准的解决群众急难愁盼。2022年6月,村内一位空巢老人打电话向村里寻求帮助,“我腿脚不便,不方便去赶集,你们能帮我买一些米面送过来吗?”宋有林接到电话后立刻安排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前往市场,采买了米面、油盐等生活必需品送到老人的家中,真心关爱志愿服务队也来帮助老人收拾房间、清洗衣物、剪指甲、梳头等。“以前有些小问题、小毛病不知道应该找谁,现在这个志愿服务队成立,各方面有问题都能找到对应的服务队来帮忙,方便多了。”正在和志愿者们秋收打谷子的宋大哥说道。

宋有林为留守老人宋有配安装水龙头

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助农秋收

此时此刻宋书记手中仍挥舞“绣花针”,一副壮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渐渐变成了生动的现实,画卷上,那青山、那绿水、那凹凸美丽的村庄、那缕缕炊烟、那片片茶林,正散发着阵阵清香。

责编:张浩

一审:张浩

二审:张雨

三审:陈真

来源:古丈县融媒体中心

乡镇动态
头条
视频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